铸铁平台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,它既是进行生产技术准备管理的依据,又是工厂工艺技术经验的结晶。因此,铸造工艺规程编制的好坏,对铸件质量、生产速率和铸件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铸造工艺规程的完备和细致程度,取决于工厂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性质。例如,大批量生产的铸件,工艺规程可以编得完备些和细致些。单件小批生产或不太重要的铸件,则可以简单些。所以格式不可能统一,形式是多种多样。铸造工艺规程,一般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通用性的,即对铸造过程中的各个主要环节,例如,对型(芯)、砂型(芯)的烘干、合型浇注、合金、熔炼、落砂清理等,可制定通用性的(对每一个铸件都适用的)工艺规程。另一类是对每一个铸件,根据其各自的要求,设计出工艺图或工艺卡等。
一、关于铸铁平台的质量检测:
(1)工作表面不应有砂孔、气孔、裂纹、夹渣及缩松等铸造缺陷。各种铸造表面应清理型砂、且表面平整,涂漆牢固。各棱边应修钝。在精度等级低于"00"级的平板工作面上,对于直径小于15mm的砂孔允许用相同的材料堵塞,其硬度应低于周围材料的硬度。在工作面上堵塞的部位应不多于四处,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m。
(2)工作表面不应有锈迹、划痕、碰伤及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。
(3)根据用户要求,在板工作面上设置螺纹孔或沟槽后,这些部位不应出现高于工作面的凸起现象。
(4)应采用优良细颗料的灰口铸铁或合金铸铁制造。
(5)相对两个侧面上,应设置有安装手柄、吊环等吊装设施的螺纹孔或圆柱孔。设计吊装位置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因吊装而引起的变动。
(6)工作面的硬度应为HB170-220。
(7)工作面应采用刮削工艺,对于"3"级平板工作面也可以采用刨削工艺,刨削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值应不大于5um
(8)应经过稳定性处理和去磁。
二、铸铁平台的精度如何?
(1)厚度要求:主要包括平台上工作面厚度,侧围厚度和高度,以及底面筋板的厚度、高度和密度。
(2)材质要求:铸铁HT200-300,硬度:HB170-240。
(3)铲刮工艺:人工铲刮在铸铁平台加工过程中是重要的工艺,它决定了铸铁平台的平面度误差大小,以及工作面的可接触点数。0级板平台在每边为25㎜平方的范围内不少于25点;1级平台在每边为25㎜平方的范围内不少于20点,2级平板平台在每边为25㎜平方的范围内不少于16点;3级平板平台在每边为25㎜平方的范围内不少于12点。铲刮完成后平台四个边棱倒钝。
(4)配件选择:主要是支架选择,支架用材为壁厚1.5-2mm的方钢和角铁,焊接密度和结构要合理,调节螺栓要旋转通畅。
(5)清砂与涂漆:平台底面清砂要全部,干净且喷涂红色防锈漆。侧面要平整后再涂漆,一般涂篮漆或绿漆。
(6)人工退火:在回火窑经过600-700度高温退火时效处理。
(7)沙眼与气孔:0级与1级平台不允许有气孔与沙眼,2级和3级可以用与平台同材质固体填充气孔沙眼。注意:填充物的的硬度相应要低于平台本身的硬度。
(8)包装要求:主要是木质包装,尽量选用厚质木材覆盖平台上工作面,需要时做全封闭包装。包装前平台工作面防锈措施相应要做好。
(9)运输要求、在平台装车后,检查是否有悬空,如有悬空要垫实,避免振动。平台不要摞放过高以免挤压变形。
(10)安装调试:一般先用用框式水平仪调平,在用光学合像水平仪或电子合像水平仪再进行一次平面度误差测量,如有问题可要求平台生产商来现场铲刮修理。
(11)自然时效:按国标标准应该是2-3年自然时效,由于此工序时间太长,企业受资金周转影响已不可能等待那么长时间,多以激振器通过振动时效代替。虽然这种工艺的效果尚未明确,但在环球上已普遍使用。
(12)正确使用:铸铁平台在调试完成后即可使用,室温控制在20±5℃使,在台面上检测工件要轻放轻挪,不要集中使用一个区域,尽量均匀使用整个铸铁平台的 面积。